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服务领域 > 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服务

自然资源信息化

发布时间:2025-10-09 作者:超级管理员

自然资源信息化平台项目

建议书

  一、建设内容

  (一)数据资源中心建设

  自然资源数据库根据数据的来源,可分为:基础地理数据库、专题数据库。根据数据的时态性,也可以将数据库划分为工作数据库(或称作临时库)、现状数据库、历史数据库。根据平台建设的目标要求,按照统一的标准和规范,各个数据库建设协调一致,充分考虑数据库的扩展和数据更新需要,同时对现有的可以利用的数据进行数据转换、融合、集成更新等工作,以保证数据的可持续性。另外以原国土和规划“一张图”为基础,面向新时代自然资源管理工作的需求,纳入森林、草原、湿地、海洋等自然资源数据,形成统一的自然资源数据体系,从根本上理清数据脉络,建立数据管理秩序,实现对数据的集中统一共享服务、分层分级资源管理。

  1.完善自然资源数据体系,建立自然资源数据目录

  全面梳理土地、矿产、海洋、森林、草原、湿地、水等自然资源及人口、经济、社会等与国土空间开发利用相关的数据资源,结合第三次国土调查和年度变更调查、国土空间规划、不动产和自然资源确权登记成果,按照统一标准、空间参考和分类体系,建立内容完整、标准权威、动态更新的自然资源数据体系;建立自然资源数据目录,形成数据共建、共享、共用的索引,并可建设不同专题数据目录,并保持对应关系。

  2.自然资源与规划数据整合

  各级各地的自然资源与规划局科室设置不尽相同,数据种类多样、格式结构不一,遵循国家、省关于自然资源与规划数据整理的技术标准和制度规范,可整理整合各地、各级自然资源与规划局自然资源与规划相关数据,做到各机构各部门之间能够通畅规范地进行数据管理、交换和资源共享。

  3.更新完善核心数据库

  按照自然资源数据标准体系要求,建设覆盖全面的基础类核心数据库和自然资源类核心数据库,其中基础类核心数据库主要包括影像数据、实景三维数据、地址数据、电子地图数据;自然资源类核心数据库主要包括现状数据(历年土地调查及变更数据)、城镇地籍、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耕地、不动产、执法监督、林草湿地保护等数据,以及土地征收、土地利用(批地、供地、批而未供、供而未用)、土地出让、建设用地报批、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等业务数据。

  按照项目建设的有关技术标准规范,形成统一的标准数据库,并定期动态更新。对于自然资源局各类业务资料,进行整理、扫描、数据处理、属性录入,最终形成“图、属、档”一体的空间数据库。

  (二)自然资源“一张图”实施监督应用

  围绕自然资源与规划局各科室展开数据整合调研与需求分析,建设自然资源与规划数据的共享服务体系,创新工作模式,真正实现自然资源与规划数据信息交流的电子化,建立跨部门、多科室、信息通畅、体系完整、技术先进、信息安全的自然资源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

01.jpg

  通过整合自然资源及规划数据,包括影像图、地形地貌等基础数据,以及各类空间规划相关数据,还有土地批征供用登补查、矿产资源管理以及规划管理业务数据,建设自然资源“一张图”实施监督应用,可实现自然资源数据的管理、查询、统计、更新等操作;设置不同的分析管理专题,对不同业务数据进行叠加分析及对比,为自然资源业务部门提供决策依据。

02.jpg

  (三)自然资源应用体系建设

  1.一体化审批系统

  按照《自然资源部信息化建设总体方案》等文件要求,结合省、市、县及局内业务实际,开展自然资源一体化业务审批系统建设,实现“用数据审查、用数据监管、用数据决策”,进一步提升自然资源管理和便民利民服务水平。一体化审批系统是为了实现业务全面贯通建立的业务全流程信息化体系。主要针对建设用地审批、临时用地审批两块业务展开,实现了从流程发起填写报批资料、用地科审批、其他科室会审、批复材料打印等全流程管理;并结合“一张图”实施监督应用及档案信息管理平台可查看地块流程审批过程材料及地块信息。

03.jpg

  2.档案信息管理平台

  自然资源档案是保护管理和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基础,为构建和完善自然资源档案管理框架,形成科学系统的分类体系,实现自然资源档案集中统一管理。档案管理系统是对自然资源局各种门类档案实现一体化管理,实现档案收集整理、利用维护的全过程信息化管理系统。系统包括档案管理、档案利用、档案定位、基础设置管理四部分,可以实现前期档案字段及类型配置,档案录入及附件挂接,档案查看下载以及“以档查图,以图查档”等操作;并且打通一体化审批系统及“一张图”实施监督应用接口,从而实现“图属联动”的一体化查询,有效提升档案的利用价值。

04.jpg

  3.自然资源“一张图”移动端

  自然资源“一张图”移动端是将“一张图”实施监督应用集成到平板中,实现同数同源;移动端是将基础地理数据、规划管控数据、土地及矿产管理数据,统一整合并装载至移动智能终端,将各类业务审查所需数据搬到“田间地头”,随时随地为工作人员提供“数据展示、分析、决策、预警、监管”等功能,实现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查看各类自然资源空间数据,并进行定位分析和现场预审。不需要携带纸质图纸,就能满足外业实地核查、项目辅助选址、执法监察、规划审查等工作需要,从而大大提升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

05.jpg

  4.田长制管理系统

  为了推进耕地保护“田长制”制度建立和体系建设,建成“田长制”网格化管理系统,基于数据基础平台,实现各级主管部门对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的监管,实现对耕地“非农化”、“非粮化”的防控。主要由田长制巡查APP和田长管理系统两部分组成。

  (1)田长制巡查APP

  各级田长使用田长制巡查APP进行日常巡田,可查看下发巡田任务及地块图斑,并将巡田情况及发现的事件进行拍照上报;

06.jpg

  (2)田长制管理系统(web端)

  田长管理系统是田长制巡查APP的后台管理系统,主要是为田长外业巡查分派任务、查看巡田轨迹、审核田长上报的事件、统计田长工作情况等工作。

07.jpg



上一篇:No more!
下一篇:智慧矿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