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企业文化 > 员工风采

2025年安全征文获奖作品|守护安全,共筑美好

发布时间:2025-10-13 作者:超级管理员

守护安全,共筑美好

黄克龙

  安全,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它如同一根红线,贯穿于我们工作和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在安全生产月里,深入学习安全管理法律法规、集团和公司的安全管理制度,回顾那些令人痛心的安全事故,让我对安全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和感悟。安全不仅是企业的生命线,更是每个家庭幸福的守护者。下面,我将结合自身在地下管线探测和地形测绘公司的工作经历,以及所见所闻,谈谈对安全管理的理解。

  地下管线探测工作,每天穿梭于城市的街道、工地和复杂的地下环境之中。刚入职时,我对安全的认识同样停留在表面,觉得那些繁琐的安全规定和操作流程有些多余。直到一次亲身经历的险情,才让我彻底改变了这种想法。

  那是一个闷热的夏日午后,我和同事前往一处老旧小区进行地下管线探测。因为天气炎热,我贪图凉快,没有严格按照要求穿戴防护性能好的劳保鞋,而是穿了一双轻便的休闲鞋。当我们来到一处窨井前准备作业时,我按照流程使用专用钩子试图打开沉重的井盖。由于井盖年久锈蚀,加之连日暴雨导致地面湿滑,手中的钩子突然从井盖边缘脱落,井盖瞬间失去支撑,重重向下倾倒。我本能地后退半步,但井盖边缘仍擦过我的脚尖,“砰”地砸在地面上,溅起的碎石和尘土让我心惊肉跳。同事迅速扶住我,检查我的伤势,确认只是鞋面被刮破后,严肃提醒我:“就差一点可能脚指头就没了!”那一刻,我低头看着鞋面上被擦出的裂痕,后怕与冷汗交织。如果钩子脱落时我站位更靠近井口,后果不堪设想。这次经历让我深刻认识到,在地下管线探测中,地面与地下的风险往往交织存在,“工具检查不马虎,操作规范不省事,劳保鞋是安全的最后一道底线”。

  然而,个人的教训还不足以让我真正理解安全管理的意义,直到我见证了行业内的多起安全事故,并学习了全国相关领域的惨痛案例,才真正触目惊心。

  案例一:某城市燃气管道探测失误引发爆炸

  2024年某月,某施工队在未进行详细管线探测的情况下贸然开挖,导致地下燃气管道被挖断,燃气泄漏后遇明火引发爆炸,造成周边居民楼受损,多人受伤。事后调查发现,施工方未按要求委托专业探测单位进行作业,且作业人员缺乏安全培训,对地下管线的危险性认知不足。这起事故让我明白,管线探测的严谨性直接关系到公共安全,“数据误差一毫米,后果可能毁一片”。

  案例二:2025年初,某施工单位在未对某路段地下管线进行精准探测的情况下,直接使用钎探设备进行地基勘探。由于未识别出下方埋设的自来水主管道,钎探杆直接穿透管道,导致水管破裂,大量自来水喷涌而出,周边街区停水超过24小时。抢修队伍紧急封堵破口,但已造成居民生活严重受影响。事故原因显示,团队未执行“先探测、后施工”的原则,对管线分布信息掌握不全,且未与管线权属单位进行有效交底。“管线探测不到位,隐患就会变祸端”,这次事故让我深刻认识到,盲目作业对公共资源和民生带来的巨大影响。

  案例三:测绘跟踪杆触碰高压线触电事故

  同年,某测绘小组在城市道路旁进行地形测绘时,操作人员举升跟踪杆进行测量,因未提前确认上方架空高压线的位置,跟踪杆顶端与10kV高压线接触,导致操作人员当场触电身亡。该事故暴露出作业前未进行“架空线路排查”、未设置安全警示区等管理漏洞。“头顶风险不忽视,安全距离须严守”,每一个环节的疏漏都可能成为致命的缺口。

  这些案例让我深刻体会到,地下管线探测和测绘工作的特殊性决定了其安全管理的复杂性。我们需要掌握的安全常识包括但不限于:作业前必须确认地下管线分布,避免盲目施工;在道路作业时设置警示标识,穿戴反光背心;使用金属探测设备前需检测周边电磁环境;进入有限空间或危险区域时,必须佩戴气体检测仪、安全绳等防护装备……这些细节看似琐碎,却构成了守护生命的屏障。

  安全管理理念的落地,需要全员参与、齐抓共管。企业应通过定期培训、隐患排查、奖惩机制,推动安全文化深入人心;员工则要主动学习安全知识,从“要我安全”转变为“我要安全”。例如,公司组织模拟演练、事故案例分析,都让我们不断强化风险意识和应急能力。

  安全,是责任,是态度,更是对生命的敬畏。它关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更关乎每个家庭的幸福安宁。无论是测绘人员肩上的仪器箱、管线探测时的地面标记,还是作业现场的警示锥桶,都在诉说着同一个真理:安全无小事,防微杜渐方能行稳致远。

  让我们从自身做起,认真学习法规制度,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主动参与安全改进。以“如履薄冰”的谨慎对待每项工作,用“万无一失”的标准落实每个细节。只有人人成为安全管理的践行者、守护者,才能共筑起坚不可摧的安全长城,让生命之花在平安的土壤中绽放,让企业的发展之船在安全的航道上远行。

  守护安全,就是守护我们最珍视的一切。愿安全之光照亮每个角落,让幸福永远与我们同行!



上一篇:2025年安全征文获奖作品|田埂上的警醒
下一篇:2025年安全征文获奖作品|人人讲安全 个个会应急——查找身边安全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