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企业文化 > 员工风采

2025年安全征文获奖作品|人人讲安全 个个会应急——查找身边安全隐患

发布时间:2025-10-13 作者:超级管理员

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

——查找身边安全隐患

王波

  作为一名长期从事地下市政基础设施普查工作的技术人员,我深知我们工作的每一次下井、每一次开盖测量、每一次查勘记录,背后都潜藏着不可忽视的安全风险。安全,从来不是一句空话,它贯穿在每一位员工的日常工作中,更关乎每一个家庭的安宁。

  近年来,国内外接连发生的安全事故无不令人警醒。2023年陕西某地一处排水井发生有毒气体中毒事故,导致三名作业人员不幸遇难。事后调查发现,作业人员未按规定进行气体检测,也未佩戴呼吸防护设备。如此惨剧,本可避免,却因一时的麻痹大意,酿成悲剧。这类事故与我们日常的普查工作何其相似?如果我们不能时刻保持对风险的敬畏与警觉,也许下一个受害者就可能是我们中的一员。

  在日常普查过程中,我们常常会进入密闭的检查井、管廊或箱涵作业,而这些地方最常见的安全隐患就是有限空间内的缺氧或有毒有害气体积聚。一次,在对某小区雨水井进行普查时,我随手打开井盖,刚准备下井测距,同行的同事拦住了我,他用气体检测仪一测,结果显示井下氧气浓度仅为17%,远低于安全标准的19.5%。如果不是那一测,也许我将成为“盲目下井”的教训案例。

  另外,还有一些“看不见”的隐患。例如交通安全。有些检查井位于主干道中间或施工现场附近,稍有不慎,过往车辆或施工机械都可能造成危险;还有一些井盖年久失修,边缘生锈,一脚踩空就可能造成摔伤;个别工地为了赶工,甚至无视作业规程,安排夜间无照明作业,极大增加了事故风险。

  公司一直强调“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我们也组织了多次安全培训与演练,但真正要把安全落实到行动上,需要每一位员工将安全意识融入血液、融入每一个细节。我曾亲历一次小型应急演练,模拟地下管廊突发火灾,我们在烟雾弹中摸索前进,寻找安全出口。哪怕只是演习,依然让人心跳加快。那一刻我深刻体会到,关键时刻靠的不是“感觉”,而是平时学过的逃生知识和实操经验。

  “人人讲安全”,不是形式主义的标语,而是真正让每个人意识到安全与自己相关,做到不违章、不冒险、不麻痹、不侥幸;“个个会应急”,不仅仅是知道如何逃生,更重要的是懂得风险识别、应急处理和互助协作。

  例如,地下普查中若发现燃气泄漏迹象,第一时间要做的是迅速远离、封锁现场、通知专业部门处理,而不是“凭经验”判断是否继续作业。同样,遇到突发晕倒或中毒人员,除了第一时间拨打急救电话,我们还应掌握基本的人工呼吸、心肺复苏等应急技能,这些在危急时刻可能救人一命。

  安全不是领导的事,也不是安全员的“独角戏”,而是我们每一个员工共同的责任。在我心中,安全不应仅仅是“指标”,而应是一种对生命的尊重、对家庭的承诺、对企业的担当。每一次规范佩戴安全帽,每一次重复性的气体检测,每一次对脚下井盖的确认,都是对生命的守护。

  今年的安全生产月主题是“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它不是口号,而是一份承诺——对自己、对同事、对家庭、对社会的承诺。让我们从查找身边的安全隐患做起,从拒绝一次违章开始,从主动制止一次冒险行为着手,真正将安全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我们所从事的地下市政设施普查工作虽然普通,但绝不平凡。它关乎城市的运行保障,也关乎每一个从业者的平安归家。愿我们每一位员工都能成为“讲安全”的传播者、“懂应急”的实践者,真正让安全成为工作中的一种习惯、成为企业文化的重要一环。



上一篇:2025年安全征文获奖作品|守护安全,共筑美好
下一篇:2025年安全征文获奖作品|让安全隐患不在“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