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企业文化 > 员工风采

2025年安全征文获奖作品|安全系统的蝴蝶振翅-安全共识的消解与重构

发布时间:2025-10-13 作者:超级管理员

安全系统的蝴蝶振翅-

安全共识的消解与重构

刘荣鑫

  这张摄于2025年企业安全月活动的照片,呈现了极具张力的矛盾场景:公司大楼电梯间堆积的纸箱、杂物与逃生通道的标识形成刺眼的对比,这些静止的影像成为解码现代安全治理困境的密码本。在“人人讲安全”的制度口号与“个个会应急”的行为实践之间,那些被随意放置的杂物,正构成现代组织安全体系中最脆弱的接口。

  一、漠视的代价:当侥幸成为惯性

  2022年12月1日下午,西安市贞观路凤鸣华府小区6号楼发生了一起火灾事故,火灾系一楼大厅、过道、楼梯间杂物着火,现场浓烟大,并顺着楼道蔓延至楼上;经全力救援,共营救出了被困人员8人,其中5人经抢救无效死亡。党纪政务处分人员11名,有关单位处理人员10名。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四十二条,任何单位不得占用、堵塞安全出口。但现实中的执行往往陷入“法不责众”的困境。当每个人都把“暂时存放”当作合理借口,这些看似微小的疏忽正在悄然瓦解安全防线。就像蝴蝶振翅可能引发飓风,此刻堆在电梯间的纸箱,或许就是未来某个悲剧的序章。这种“事不关己”的心态,恰似推倒多米诺骨牌的第一张牌。

  二、制度的困境:从纸面到现实的距离

  安全制度本应是不可逾越的红线,现实中却常变成随意拉伸的橡皮筋。每月例行检查时,突击清理的推车与填表签字的笔迹构成荒诞图景;整改通知书上的墨迹未干,被挪开的纸箱已悄然归位。这种“检查时严丝合缝,检查后故态复萌”的怪圈,暴露出制度设计与执行效能的断裂。

  更深层的问题在于责任分散。当安全责任被拆解到每个部门、每个岗位,反而形成“人人有责,人人无责”的困局。就像照片里堆积的杂物,每个部门都认为“该由别人清理”,每个员工都觉得“不差我这一份”。这种集体行动的困境,让最严密的制度沦为纸面风景。

  三、文化重构路径:从视觉警示到行为自觉

  拍下的那张照片,不是为了指责谁,而是想让更多人看见:安全从来不是某个部门的独角戏,而是需要每个参与者共同谱写的交响曲。当我们真正理解“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深刻含义,当安全意识从被动遵守转化为主动守护,那些堆在电梯间的杂物,终将变成滋养安全文化的沃土。毕竟,在生命面前,从来就没有“各人自扫门前雪”的选项。

  这张照片不仅是安全隐患的视觉证据,更是现代组织安全治理的病理切片。当纸皮箱在电梯间投下危险的阴影,这些日常化的异常正编织着系统的脆弱网络。破解“人人讲安全”的实践困境,需要超越制度文本的符号化执行,将视觉警示转化为认知革命,用技术创新打破执行衰减,以文化重构培育安全共同体。唯有让每个安全标识都成为行为坐标,让每张隐患照片都转化为改进动力,方能在制度效能与人本价值的共振中,筑牢防范系统性风险的数字防线。



上一篇:2025年安全征文获奖作品|让安全隐患不在“隐”
下一篇:2025年安全征文获奖作品|安全为舟,行稳管网检测之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