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10-13 作者:超级管理员
安全为舟,行稳管网检测之河
高千永
暴雨初歇,城区恢复了往日的美丽。积水虽退,但淤积在管网内的泥垢滞涩难行,悄然为城市血脉埋下隐患。管网清淤与检测工程之重,如同“城市血管疏通诊断术”,每一米探查、每一次清掏,不仅关乎操作者安危,更紧密牵系着项目的整体成败。
身为工程部经理,我深知:安全从来不是征文里的修辞,而是清淤班组人员下井前检测仪跳动的数字,是团队将"四必须三严禁"刻进肌肉记忆的集体本能,是我们日夜坚守、时刻照亮前行的恒定灯塔。“安全为舟”的理念时刻在每位成员的心里。
“安全为舟”,是用科技筑牢物理防线。一日,一处深埋淤塞的管道亟待下井探查。作业前,班组长老王神情凝重,如临大敌般反复核验气体检测仪读数,直至“四合一”气体检测仪所有指标均稳定在安全阈值,其紧锁的眉头方稍见舒展——这微小屏幕上的平安符号,正是我们井下呼吸的无言凭证。
“安全为舟”,是以制度构建行为范式。在穿戴防护装备时,我们严格检查每位人员的防毒面具密封是否严密,安全绳是否牢固系紧,如同守护生命般一丝不苟。年轻同事小刘因天气闷热欲简化装备检查流程,班组长老王果断制止:“井下分毫差池,皆可能酿成无法挽回之憾。安全规程的每一字句,皆是前人血泪铸就的训诫。”好的制度会让守规者受益,让违规者警醒。此刻,“三不进入”的铁律(气体不明不入、防护不全不入、监护未到不入)由纸面规章化作现场不可逾越的屏障,磐石般稳固于众人意识深处。
“安全为舟”,更是让文化滋养安全自觉。这份对规程的敬畏并非一日之功,它已深度融入日常管理的肌理。每日晨光熹微,安全交底会如期举行,我们细致剖析当日风险要点,制定防范措施,并鼓励每位员工坦陈内心顾虑,共筑安全防线。每次作业前,应急预案的细节必被反复审视,如同战士反复擦拭武器,确保其随时可行、可用、有效。如此细致入微,绝非机械执行,而是源于对安全规程的深刻领悟:每一条规定,都是对生命的庄严守护;每一次尽责管理,都是对生命最深情的回应。我们团队搭建“隐患随手拍”工作群,累计收到有效预警37条,其中35%来自一线作业班组的主动发现。这种文化浸润下,安全不再是枯燥的条规,而升华为“我要安全”的价值共识——正如德国安全工程师海因里希所言:90%的事故预防发生在意识层面。
暮色低垂,疏通检测车驶过整治一新的区域,昔日的积水点已被畅通的管网悄然抚平。车窗外灯火初明,映照出城市安宁的轮廓。当我们致力于畅通城市地下之河时,安全理念正是所凭之舟——它承载我们穿越幽暗管道,于未知风险中破浪前行,终抵万家灯火、平安和谐的彼岸。
此次安全月征文活动,恰如明镜,映照出日常实践中每一次审慎步履。愿我们以敬畏之心掌舵,以规范之举扬帆,让“安全为舟”的信念引领每一次地下探索,直至抵达零事故的彼岸——因为每一次平安完工,都是我们献给城市最深沉的告白。